Blogtrottr
兩岸國際
提供兩岸要聞、全球觀察最新訊息。 
上海自貿區透明化 台灣卻停滯
Nov 26th 2013, 13:25

上海自貿區、台灣自經區超級比一比!26日兩岸自由經濟特區論壇邀請上海市政府參事主任王新奎、經建會副主委陳建良針對兩岸貿易區進行專題演講。陳建良指出,台灣自經區採「前店後廠」的方式,將在區內推動科技、醫療、農業等產業,轉而出口;王新奎則說,上海自貿區主要是針對政府施政的轉型,放寬投資標準,將政府規範完全透明化。

我國自經區推動的產業包含高科技產業、國際醫療、農業品牌等,其中國際醫療是以高品質、低價格的醫療技術,將之轉化為多角化經營,推動「觀光醫療」與「醫療服務產業化」的概念,讓自經區化身為「健康工廠」。農業品牌則是希望借重台灣的技術,結合國內外的農產原料,再行加工,打造屬於台灣的農業品牌。

陳建良指出,台灣礙於腹地狹小,無法額外設廠,故自經區將利用台灣既有的加工產業優勢,打造「前店後廠」,也就是從國外進口零件、半成品來台加工,再從自經區出口,成為屬於台灣的品牌。

自經區目前規劃「6港1空」與1個農業生技園區,「過去美韓簽FTA時,反對黨甚至在國會放催淚瓦斯。台灣朝野紛爭雖多,但不見如此激烈的反動。」陳建良說,許多外媒都看見台灣的困境,唯有政策上的改革才能縮短我國與韓、中等日益拉開的國際競爭力,自經區勢必是手段之一。

「有外媒質疑,上海自貿區是否能成為下一個深圳特區,我的回答是根本不可能!因為自貿區的推行方式已經完全不同以往。」王新奎強調,自貿區著重的並不是金融改革,也並非是深圳那樣的離岸商務中心,而是政府走向市場經濟、企業創新、制度透明化的第一步。

他強調,自貿區不僅以「負面表列」方式鼓勵外資進駐,(也就是只列出「不能進駐的」,其他都歡迎)。此次甚至不重事前審查,而是事中、事後的監管。王新奎說,過去大陸之所以不能創造如蘋果、HTC這樣獨樹一格的品牌,是因為過去投資環境太過封閉,無法產生創新產業。如今以完全開放的經營模式,把政府干預降到最低,將能促進企業與個人投資的自主決策,進一步提升投資便利性。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rh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